站内导航
Site Navigation
经建管理
您所在的位置:淮安财政局 往期专题 经建管理
用好用足“财政力量”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
时间:2020-12-25  来源:淮安市财政局 

信息来源: 新华日报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超过4.2万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提高近三成,预计2020年将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;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超过5.7万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提高近五成,教育、科技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。

五年间,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,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紧扣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建设总目标,更加有效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财政力量。

财政政策积极有为,

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

“经济强”,是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建设的第一要务。5年来,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,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,财政部门用政府收入的“减法”,换来企业效益的“加法”和市场活力的“乘法”——

五年来,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将累计达到8000亿元,约占全国减税降费总额的十分之一。今年预计减免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。一系列的减税降费举措,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,截至2019年年底,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0万户,较2015年底增长73.5%。

近年来,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,江苏创新成果竞相涌现、创新活力持续迸发,这背后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突破2500亿元,年均增长超过10%。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.72%,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%,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前列。

经济高质量发展,须在重点领域加紧“补短板”。12月11日,首趟高铁G8301次列车从扬州东站驶出,开往上海虹桥,标志着连淮扬镇铁路淮镇段正式通车。“期待已久,恭喜家乡喜提高铁。”来自高邮的田聪在朋友圈兴奋地分享。

连淮扬镇铁路全线开通,是我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,推动重点领域补短板的一个缩影。2016年-2020年,省财政累计投入近千亿元,推动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其中省财政累计安排铁路建设补助资金265亿元。

江苏人多地少、资源缺乏、环境容量小,我省全力支持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节能环保支出从2015年的30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73亿元。如今,水韵江苏诗意再现:截至今年9月底,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%,PM2.5浓度35微克/立方米,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为79.8%,达到“十三五”以来同期最好水平。

超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,织密民生保障网

老百姓幸福感提升的背后,离不开财政在民生领域的大力投入——2016年-2019年,全省民生支出从7749亿元增加到9796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77%以上。
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超过1万亿元,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加快发展,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,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,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以及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健全完善。

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。泗阳县庄圩乡是我省有名的瓜蒌种植基地,但当地一直存在买苗难。今年,在省委驻泗阳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,庄圩乡建起了瓜蒌育苗基地和深加工项目。项目将在年底竣工投入使用,预计能提供80个到100个岗位,并进一步拉伸产业链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省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61.2亿元,累计下达省以上资金79.6亿元,比“十二五”时期增长70.8%,有力推动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2016年-2020年,全省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44亿元,确保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。2018年省财政创新推出“富民创业贷”,截至今年9月底,“富民创业贷”累计投放贷款金额109亿元,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创业就业政策之一。

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。2016-2019年,全省各级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投入3254亿元,年均增长8.7%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最低标准从2015年的年人均380元提高到2020年的580元,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最低标准从年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。

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。2016年-2020年,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城乡低保资金超过250亿元,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15年的每人每月105元调高到2020年的160元,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从2015年年底的每人每月583元、518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月771元。

财政改革创新步入“快车道”,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

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。5年来,省财政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,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推动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企业减负,民生“大礼包”不断,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,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政府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。全省“三公”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60.8亿元减少到2019年的39.6亿元,降幅达到35%。

“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财政部门坚持开源节流、节用裕民,全省累计投入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的资金超过190亿元。省财政将中央分配我省的直达资金594亿元全部落实到市县,直接惠企利民。”省财政厅厅长储永宏表示,在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,江苏多措并举做好财政平衡工作,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完善重点领域投入保障机制,全力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重点任务落实。

近年来,政府预算报告,越来越公开透明,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也越来越凸显。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我省深化预决算公开,在全国首家建立横向连通、纵向贯通的全省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,压低效、保高效,把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。”

5年来,我省优化财政体制,更好发挥省级和市县“两个积极性”。2017年起实施新一轮省对市县财政体制,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,促进财力下倾。2016-2019年省对市县转移支付8138亿元,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从63.1%提高到67.3%。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已出台基本公共服务、医疗卫生、科技、教育等10个领域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。

财政资金怎么花,不仅体现预算管理水平,也体现治理能力。我省创新支持方式,更好发挥财政资金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

7月14日,江苏省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在南京举行签约仪式,第一批5只子基金现场签约,总规模39亿元。基金的设立,是构建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的积极探索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省政府投资基金已与350多个主体开展了合作,参与设立子基金70只,总规模2177.64亿元,带动社会资本投资3092.86亿元。

5年来,省财政创新运用财政资金奖补、风险补偿、PPP等模式,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、社会资本等投入,增强经济发展动能。省财政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,为融资增信提供财政支持和贷款风险补偿,截至2019年年末,已累计撬动信贷资金投放超过3000亿元,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。

展望“十四五”,储永宏表示,江苏财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立足新发展阶段,践行新发展理念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为江苏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作出财政部门新的更大贡献。